在農村的朋友就見過許多枝葉美觀的野生植物,它們其中一部分根莖還相當有價值,像黃芪、地黃、紫花地丁、老虎姜、定風草、貝母、土人參、牛蒡等植物的根莖就有價值。因此,村民們在自家的農地里或者自家的房前屋后看到這些植物后,通常會采挖走。
有時候都采挖了一籮筐回來,然后拿給專業的人員處理一下,很可能就成了一種藥材了。一到換季或者感冒的時候,這些藥材就被翻了出來,然后被加以利用,它們的根莖對于我們來說,就是一種很不錯的「土人參」,很珍貴。
本期我們來介紹一種同樣很珍貴的植物,它是野生的,這種植物是農村老人口中的「豬母刺」,讓許多花友不知道的是,它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「土人參」,如今采挖正當時,但由于許多人并不認識這種植物,就將它給忽視了,如今知道它的人可能也不多,我們接下來不妨一起來看看這種豬母刺。
知道豬母刺的老人可能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大名叫刺莧,而知道刺莧這個學名的年輕人,可能也不知道什麼是豬母刺,這都是正常的,因為相同的植物就有許多俗稱,有些植物的俗稱甚至達到了幾十個,我們沒辦法記住太多的俗稱,一般會叫它的大名,也就是刺莧。
不過也有花友很好奇刺莧還有什麼俗稱?這就多了,比如就有野莧菜、野刺莧、勒莧菜、豬母刺、刺刺草、白刺莧等,這和金線蓮一樣,有著太多的俗稱。
平時我們在農村就經常見到刺莧,它可以在干旱的山地里生長,也可以在農村的麥田邊、溪邊或者較為陰涼的竹林下生長,植株在這些地方通常會長得旺盛,一年四季都很茂密,有時候甚至長出來一大片,想鏟都鏟不干凈。
但是,有花友想采挖它的時候,反而很難找到,這就很神奇了。
相信許多花友也好奇,為什麼將刺莧這種野生植物稱之為豬母刺呢?這就要說到植株的形態,它身上就有許多刺,在收割它的過程中,我們也很容易被它的刺給劃傷,之后人們就戴上手套來收割它,把收割回家的刺莧當成飼料是很不錯的,因為豬很喜歡吃刺莧,故名「豬母刺」。
記得小時候在村里就經常看到豬,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頭豬,而飼料沒有那麼多,有時候需要去采摘一些新鮮的野草來當飼料,而刺莧就是其中一種,我也跟著大人們去農村野外采收過刺莧,每次都能采收回來一籮筐,不過采收這種植物也挺累的,不容易。
如今的刺莧還被當成了一種「土人參」,十分珍貴且有價值,經過處理后的刺莧可以變成一種野菜,甚至能夠制成「美食」,我們知道它的嫩葉里面沒有刺,所以就采收它的嫩葉來包餃子或者把它做成餡,這樣它就成了一種很不錯的菜肴配料。
說到刺莧,不得不說到在民間的一句俗話:「六月莧,當雞蛋,七月莧,金不換」,這句話對刺莧有著比較高的評價。
在一些古籍里面也一樣提到了刺莧,說它有藥用價值,甚至能夠制成「中藥材」,植株的根莖還是很珍貴的,如今采挖也正當時。
不過,不管是野菜還是中藥材,都需經過特殊、專業的處理后才能采用,我們不要隨意去采摘食用,以免帶來危險!
各位朋友,您是否采收過這種植物呢?您知道這種植物的價值和用處嗎?